案例分析11月(吴红)
案例分析:比大小
无锡市康桥丽景幼儿园 吴红
观察时间:2022.11
观察地点:益智区
观察对象:小杰、小丁
案例描述:
承杰和小丁在益智区玩牌,小丁是第一次来玩这个游戏,小杰就带着她来到表征前(即此游戏的玩法),并介绍:“我们把牌放在中间,一人拿一张,谁牌上面的数字大,谁就是赢的人,牌就归赢的人。”小丁说:“好的,那我先来出。”小杰说:“不可以。我们要石头剪子布,谁赢谁先出牌。”小丁说:“好的。”他们就用猜拳的方式,决定了出牌的顺序。当小丁拿出K时,就说:“这是几?它比10大还是小?”小杰告诉她:“这是K,比10大。”接着,小丁又从牌里找出J、Q,对小丁说:“这三张牌是这样排的:J、Q、K,一个比一大。” 小丁玩了几次,一直输,她不服气,说:“我就是不服,我一定会赢你的。”只见她把牌重新洗了一下,有和小杰开始了,这次,她叫了起来:“我终于赢了!”接着,他们继续游戏。他们把手中的牌全部比完了,就开始数自己得到的牌,结果还是小杰赢了。小丁说:“输了,我不怕,下次我肯定会赢你。”在游戏分享环节,小丁分享了自己的活动,还说了“失败是成功之母,下次,我有信心,可以赢他。”
小杰在介绍玩法 用猜拳的方式决定拿牌权
拿到王就结束 统计结果
小丁要求洗牌
案例解读:
1.小杰是一个随和的小男孩,当他知道小丁第一次玩,就先耐心的把游戏方法解释给她听,然后再一起活动。可见他的规则意识比较强,知道只有按规则来游戏,才是公平的。当他在解释玩法的时候,俨然是一位认真负责的 “小老师”!
2.小丁是一个能干的小朋友,对于一些新的活动,喜欢尝试,也能接受别人意见,在活动中,有屡败屡战的精神。她虽然较真,但是她能够用积极向上的的心态来对待,说明她有一颗强大的“小心脏”,实属不易。
3. 在游戏中,小丁对牌的认识不够,小杰主动教她认识“JQK”三张牌;当小丁输牌后,自己进行洗牌;最后决胜负,自己数牌等等。以上这些不仅能体现孩子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,还有着很好的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案例分析与反思:
1.我是游戏小主人
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游戏,是游戏就要有规则,那规则谁来定。我们经常说,幼儿是游戏的主人,那理所当然,这个规则就由孩子自己来制定,在“比大小”这个游戏中,规则就是由小杰他们几个小朋友上次活动时,边玩边协商,最后达成一致后制定的,同时他们还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规则呈现在墙上。此次在活动中,孩子按照规则开展比赛,井然有序,没有出现争吵、告状等现象。可见教师的放手,孩子的自主,是培养孩子自律的一个有效方法。
2.我做你的小老师
在游戏中当幼儿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,让孩子之间互相教授讲解,取长补短,是获取经验和知识的途径之一。此案例中,小杰因为有经验,在活动中只要小丁不会,就会主动的教她,而小丁也在这样的氛围中,学起来既轻松又愉悦。相信他们都能在游戏中主动学习,收获成长。
3.我有一颗勇敢的心
小丁在分享环节中,说了这样的话“失败是成功之母,下次,我有信心,可以赢他。”我看见了一颗不怕失败的勇敢之心,当时就为她鼓掌,鼓励大家要向她学习,不要怕失败和困难。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,会经历很多风风雨雨,只有正视失败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。值得欣慰的是,我们在日常中对孩子进行的一些潜移默化的教育,在这个时候孩子自然的反映出来了,说明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的教育还是有必要的。